什么是海空跨介质飞行器?海空跨介质飞行器什么用?

军用/航空电子

373人已加入

描述

如果你是飞机设计师,看到鱼鹰入水和飞鱼出水的两幅照片时,你会心有所动吗?你想设计出具有类似功能、能在海空之间自由穿梭的飞行器吗?

相信你会的,很多设计师都会有这样的梦想。当人类先后挑战了水上飞机、飞行汽车和空天飞机之后,海空跨介质飞行器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人类追逐的新梦想。

一、什么是海空跨介质飞行器?

介质,就字面而言,如果一种物质存在于另一种物质的内部,则后者就是前者的介质。

就飞行器而言,如果其飞行于空气之中,则空气就是它的飞行介质。如果一种飞行器既可以飞行于空气之中,也可以航行于海水之中,并且可以在二者之间自由穿越,这种飞行器就是海空跨介质飞行器。推而广之,如果一种飞行器可以运行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介质,并且可以在其间自由穿越,这种飞行器就是跨介质飞行器。

在区分各种飞行器时,除了介质以外,还会遇到多栖、多用等概念。

栖,本意是夕阳西下,鸟儿归木,歇息停留。对于飞行器,是指在哪停放,从哪起降。陆基飞机停放并起降于地面,水上飞机主要停放并起降于水面,也可以停放并起降于地面。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停放与起降方式的就称为多栖飞行器。

用,是指飞行器在哪用,也即飞行器的运行空间。用与栖,是相互独立的,没有必然联系。陆基飞机与水上飞机的栖息地不同,但都运行于空中;飞行汽车停放并起降于地面,既可以在地面运行,也可以在空中运行;空天飞机停放并起降于地面,运行于稠密大气层和稀薄大气层;海空跨介质飞行器可以停放于水面或水下,运行于水面、水下和空中。推而广之,可以运行于两种或两种以上运行空间的就是多用飞行器。

有了上述概念,便可以更好地把握现有飞行器的特点与分类。例如,常规飞机,陆栖、空中使用、单介质;水上飞机,水陆两栖,空中使用,单介质;飞行汽车,陆空两用,单栖、单介质;空天飞机,陆栖、空天两用、跨越稠密大气层/稀薄大气层;海空跨介质飞行器,水陆两栖、水上/水下/空中三用、跨介质。栖、用、介质,三者是并列的,可以同时存在,也可以分别使用。

二、海空跨介质飞行器什么用?

海空跨介质飞行器具有飞机和潜艇的双重特点,适于军民两用。军用领域,主要是利用飞机的广阔视野、航程和机动能力以及潜艇的水下隐蔽性,执行海上作战的信息侦察、火力打击和兵力投送等任务。民用领域主要用于海上救援、水下探险、海底观光等。迄今为止,典型项目及用途主要有:

1.从空中攻击水面舰艇。海空跨介质飞行器的概念,由此产生。1934年,苏联提出了“飞行潜艇”计划,试图融合飞机的广阔视野、机动能力与潜艇的水下隐蔽能力,采用空中快速抵近、水下静默潜伏、伺机破水而出、从空中发射鱼雷的方式,打击敌方水面舰艇,项目被形象地称为“飞行潜艇”或“潜水飞机”。但是,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,项目存在很大的技术风险,加之二战在即,必须将更多资源投向技术风险小、见效快的项目中,1938年在完成方案设计后,项目终止。

2.空中发射海基战略导弹。1970年代,在三位一体核战略确立之后,为了融合空基机动能力和海基隐蔽能力于一体,美国提出了大型潜水飞机方案。要求飞机起飞重量 180 吨,作战半径大于 4000千米,可以携带 2 枚“北极星”A-3 潜射战略导弹;潜航时,可在水下停留 5 天,具备一定的水下机动能力,但不强求水下航行能力。后因美国核战略调整,海基核打击任务全部交由战略核潜艇,水面舰艇等不再承担核打击任务,该项目在完成概念设计后也告终止。

3.近岸特种作战兵力投送。2008 年,针对美国海军“由海向陆”作战需求,美国国防先期研究计划局(DARPA)提出了用于特种作战的潜水飞机研制计划,面向全球征集方案,旨在研发一种能在空中飞行,还能在水面和水下航行的潜水飞机,用于突击敌方海岸的特种作战行动。基本使用场景是:先由水面舰艇携带,在公海将其释放;潜水飞机从海面滑行起飞,接近对方领海时降落海面,潜入水下,转入水下航行;抵达目的地后停泊于水下,特战队员使用水下推进器到达敌岸执行任务,完成任务后返回潜水飞机;之后,潜水飞机浮出水面,飞回公海。项目后续情况未见报道,不知所终。

4.海上情报监视侦察或察打一体。1996年,美国洛克希德·马丁和诺斯罗普·格鲁曼公司联合研制了“海上搜索者”潜射无人机,潜射成功。以此为先导,一大批潜射无人机纷纷问世。如美国的XFC、“鸬鹚”、“弹簧刀”、“黑鹰”等。潜射无人机,由潜艇携带,通过舰艇的鱼雷发射管、导弹发射筒或其他专用装置完成发射,可执行海上情报监视侦察和察打一体等任务,目前处于快速发展中,部分项目已列装。由于潜射无人机不能自主完成水下潜航,因此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跨介质飞行器。

5.水下探险、海底观光等。2009年,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的霍克斯海洋技术公司开发了一款“深水飞行超级猎鹰”潜航器,用于水下探险、海底观光等。潜航器外形酷似飞机,壳体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,据称完全依据空气飞行原理设计,利用短而粗的机翼产生向下的“升力”,取消了传统的压水舱,潜航器变得更加轻便灵活,“可以像鲸鱼一样的自由翻滚”,最大下潜深度457米。这款潜航器验证了飞机外形用于深海航行的可行性,提供了跨介质飞行器设计的新思路。设计者表示,如果加装喷气式发动机,换装更大机翼,可以实现空中飞行,飞行速度可达 900千米/小时。目前,潜航器采用电推进,水下潜航速度 18 千米/小时。(待续)

【作者简介】李清,退役空军大校,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特级技术专家,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,从事航空产品发展战略与装备体系研究。

编辑:黄飞 

 

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
声明: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。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。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,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,请联系本站处理。 举报投诉

全部0条评论

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!

×
20
完善资料,
赚取积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