耀学堂 | 技术咖教你看懂毫米波雷达

描述

提到毫米波雷达,就要先提“物联网”,众所周知,物联网的定义就是通过各种传感器,按约定的协议,把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,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,以实现智能化识别、定位、跟踪、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。

 

毫米波雷达是物联网中不可或缺的传感器之一,是一种广泛用于测距和探测物体的无线电传感器。毫米波传感器一般包括三个主要部分:

发射机TX:放大并发射毫米波信号

接收机RX:接收目标反射回来的毫米波信号

信号处理DSP:处理信号以获得物体的信息

利用物体的距离、速度和角度信息可以开发更高层的应用。

 

毫米波雷达的优势

 

对于智能时代而言,传感器已经不仅仅是采集数据的眼睛和耳朵,更是高端制造、流程控制、联网操作的大脑和心脏。毫米波传感器利用雷达的原理,赋予智能设备感知的能力。由于毫米波雷达不容易受环境(温度、光线等)的影响,能够穿透塑料、墙板和衣服等非金属材料,决定了它可以在更广阔的民用领域(交通、安防、家居、卫浴、健康、照明、农业等)中占据C位。

 

 

 

1

测距原理

 

毫米波雷达使用线性调频信号作为发射信号,使用匹配滤波器来提高接收回波的信噪比。

 

毫米波

线性调频测距四步

 

① 合成器产生线性调频信号。

② 线性调频信号由天线发射。

③ 信号反射回来由接收天线接收。

④ 接收信号与发射信号混频产生中频信号。

 

2

测速原理

 

对于运动的目标,发射信号与接收信号之间存在频率差 Δf ,这个频率差被称为多普勒频率。

 

毫米波

 

3

测角原理

 

目标距离的微小变化会导致range-FFT峰值的相位变化。角度估计至少需要2个RX天线。从目标到每个天线的差分距离Δd导致FFT峰值发生相位变化,该相位变化用于估计到达角。

 

毫米波毫米波

 

角度θ 也称为到达角(AoA),假设天线间距离为d则∆d=dsin(θ),因此可估算出到达角为θ=sin(λω/2πd),当θ 接近0 °时,角度的估算精度较高,随着θ 角度的增大估算精度降低,当θ 接近90°时,误差最大。

 

毫米波雷达芯片结构

 

1

多芯片毫米波雷达传感器

复杂的元器件连接和布线
 

抗干扰能力差

系统设计和控制难

毫米波

 

2

单芯片毫米波雷达传感器

 

方案尺寸小

方案设计简单

器件少

高精度

低功耗

毫米波

 

毫米波雷达主要参数

 

1

发射频率

常用的毫米波雷达频段为24GHz、60GHz和77GHz这三个频段。

 

2

探测距离

即毫米波雷达能够探测到的范围,测距能力与很多因数有关。探测距离主要与发射功率、天线增益、天线波束角和物体反射截面积。通常发射功率越大,天线增益越高、天线波束角越窄以及物体反射截面积越大,雷达能够检测到的有效回波就越强,测量距离就越远。

 

3

探测精度

即单目标的速度测量精度,数据取决于信噪比(衡量雷达接收信号质量的单位)。信噪比高不高,是衡量毫米波雷达的目标检测性能是否强大的根本参数。

 

4

测速范围

毫米波雷达的测速是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,当目标向雷达天线靠近时,反射信号频率将高于发射机频率;反之,当目标远离天线而去时,反射信号频率将低于发射机频率。

 

5

测速精度

即单目标的速度测量精度,数据取决于信噪比(衡量雷达接收信号质量的单位)。信噪比高不高,是衡量毫米波雷达的目标检测性能是否强大的根本参数。

 

6

天线波束角度范围

天线波束形状一般用水平和垂直面内的波束宽度来表示(3dB表示)。常见的波束形状有扇形、针状和余割平方形。天线的波束角度范围越窄,辐射的能量更集中,雷达测测的距离会越远。

 

只要了解以上的基础知识,咱们对毫米波雷达就有了全新的认识。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日渐成熟,毫米波雷达已经真正走进我们的寻常生活,为人们带来美好便捷、安全健康的智慧生活新体验。

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
声明: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。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。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,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,请联系本站处理。 举报投诉

全部0条评论

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!

×
20
完善资料,
赚取积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