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极管的限幅电路工作原理

模拟技术

2391人已加入

描述

限幅电路

能按限定的范围削平信号电压波幅的电路,又称限幅器或削波器。限幅电路常用于:①整形,如削去输出波形顶部或底部的干扰;②波形变换,如将输出信号中的正脉冲削去,只留下其中的负脉冲;③过压保护,如强的输出信号或干扰有可能损坏某个部件时,可在这个部件前接入限幅电路。

今天要说的是二极管的限幅电路。

单个二极管限幅电路

一、实验电路1

波形

分析:

假设二极管的正向压降为0.7V

由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可知,当A点的电压高于5.7V时,二极管D1导通,UO= 5+二极管压降

当A点的电压低于5.7V时,二极管截至,UO= Ui

1、VS 为直流电平 4V时,看下此时输出电压:

由于A点电压小于5.7V,二极管截止,此时二极管等效为一个断开的开关,所以UO=Ui=4V

波形

2、VS 为直流电平 6V时,看下此时输出电压:

由于A点电压大于5.7V,二极管导通,此时二极管等效为一个上正下负的电池,所以UO = 5+0.56= 5.56V(实际仿真二极管的压降为0.56V)

波形

再来看下电阻上的压降:0.4358V (必须有电阻)

波形

3、VG1 为幅值为6V,频率为50Hz 的正弦波

波形

根据1、2的分析,来看下上图的仿真波形:

当输入信号大于5.56V时,二极管导通,UO = 5.56V (符合理论)

当输入信号小于5.56V时,二极管截止,UO = Ui (符合理论)

波形

4、总结:可以看出这种电路可用于向上限幅,限制波形的最大值。

二、实验电路2

波形

分析:

假设二极管的正向压降为0.7V

由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可知,当A点的电压高于4.3V时,二极管D1截止,UO= Ui

当A点的电压低于4.3V时,二极管导通,UO= 5-二极管压降

1、VS 为直流电平 4V时, 看下此时输出电压:

由于A点电压小于4.3V,二极管导通,此时二极管等效为一个上负下正的电池,所以UO = 5-0.56= 4.44V(实际仿真二极管的压降为0.56V)

波形

再来看看电阻的压降:-0.4258V

波形

2、VS 为直流电平 6V时,看下此时输出电压:

由于A点电压大于4.3V,二极管截止,此时二极管等效为一个断开的开关,所以UO = Ui = 6V

波形

3、VG1 为幅值为6V,频率为50Hz 的正弦波

波形

根据1、2的分析,来看下上图的仿真波形:

当输入信号大于4.44V时,二极管截止,UO = Ui (符合理论)

当输入信号小于4.44V时,二极管导通,UO = 4.44 (符合理论)

波形

4、总结:可以看出这种电路可用于向下限幅,限制波形的最小值。

三、实验电路3

波形

分析:

假设二极管的正向压降为0.7V

由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可知,当Ui的电压高于5.7V时,二极管D1导通,UO= Ui-二极管压降

当Ui的电压低于5.7V时,二极管截止,UO= 5V

1、VS 为直流电平 4V时, 看下此时输出电压:

由于Ui<5.7V, 二极管截止,此时二极管等效为一个断开的开关,UO=5V

波形

2、VS 为直流电平 6V时, 看下此时输出电压:

由于Ui> 5.7V, 二极管导通,此时二极管等效为一个左正右负的电池,UO= Ui - 0.56V=5.44V (二极管压降为0.56V)

波形

四、实验电路4

波形

分析:

假设二极管的正向压降为0.7V

由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可知,当Ui的电压高于4.3V时,二极管D1截止,UO= 5V

当Ui的电压低于4.3V时,二极管导通,UO= Ui+ 二极管压降。

1、VS 为直流电平 4V时, 看下此时输出电压:

由于Ui<4.3V, 二极管导通,此时二极管等效为一个左负右正的电池,UO=Ui + 0.56= 4.56V (二极管压降为0.56V)

波形

2、VS 为直流电平6V时, 看下此时输出电压:

由于Ui>4.3V, 二极管截止,此时二极管等效为一个断开的开关,UO=5V

波形

双二极管限幅电路

前面我们说过了,实验电路1可以将输入信号向上限幅,即限制其输出的最大值,实验电路2可以将输入信号向下限幅,即限制了输入信号的最小值。一个简单双二极管限幅电路,其结构就是将实验电路1 和实验电路2结合在了一起,既限制信号的最大值,也限制信号的最小值。

这里可以理解为:将实验电路1的5V电池换成了3.3V , 将实验电路2的5V电池换成了0V

波形

VG1幅值5V 频率50Hz正弦波,看下仿真波形,

可见二极管压降为0.61V

仿真波形数据符合理论:上限值:3.3+0.91=3.91V 下限值:0-0.61=-0.61V

波形

编辑:黄飞

 

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
声明: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。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。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,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,请联系本站处理。 举报投诉

全部0条评论

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!

×
20
完善资料,
赚取积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