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序扩张+需求不振,元器件经销商与原厂之间出现压货争端

光电显示

1066人已加入

描述

在电子元器件市场中,经销商与原厂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,其中“压货”现象尤为引人注目。近期,一起由压货导致的经销商极端事件再次将这一话题推向了风口浪尖。本人作为长期元器件供应链的观察人士,在走访了多名原厂与元器件经销商之后,撰文从产业角度深入分析压货现象的原因、影响及应对策略。

何为压货

压货,是厂家或上级经销商为了达到特定目的(如冲销量、转移库存风险等),将产品积压在经销商环节的一种做法。这种现象在电子元器件行业中尤为普遍,尤其是在年底和淡季这两个关键时期。

压货现象产生的原因

在实体商品经济的行业,通过渠道拓展市场,为了完成既定的业绩目标,难免原厂会对自己的渠道提出业绩的目标,来完成自己的业绩指标,而产生渠道压货的现象。除正常的拿货销货外,产生特别的不正常的压货的原因有:

年底冲销量:厂家为了顺利完成年度销售目标或追求更高的业绩数字,会在年底加大压货力度,以快速回笼资金并遏制竞争对手。

淡季抢占市场:在销售淡季,厂家通过大力度的促销活动鼓励经销商压货,旨在通过渠道推力抢占市场份额,实现“淡季不淡”。

新品推广:当厂家推出新产品且销售不畅时,往往会通过捆绑畅销品和新品的方式,以优惠或促销支持诱导经销商大量进货。

销售人员业绩压力:月末、季末、年末等关键节点,销售人员为了完成个人或团队的销售任务,会采取各种手段对经销商施压。

不良动机:部分销售人员或厂家存在“一锤子买卖”的心态,利用信息不对称或合同条款漏洞,诱导经销商大量进货,最终导致经销商库存积压,损失惨重。

元器件

图:行业某代理商被一国产MCU厂商压货损失巨大,将对话爆料。据称双方已经走法律程序来解决。

渠道不正常压货现象的影响

经销商经营压力增大:库存积压导致经销商资金占用增加,运营成本上升,经营风险加剧。一旦市场需求变化或产品销售不畅,经销商将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。

信任危机:长期的压货行为容易使经销商对原厂的信任度降低,甚至引发合作关系的破裂。最近国内付出众多贸易商和代理商库存高涨、资金周转不灵,甚至是负债破产的事件,极大地破坏了国产原厂与渠道商之间的信任关系。

市场秩序混乱:过度的压货行为可能扰乱市场秩序,导致价格战频发,损害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。从公开的报表来看,国产元器件已经存在严重的低毛利现象,甚至在最近两Q的报表中出现负毛利极不正常的现象。

元器件线下渠道商如何应对上游原厂的压货?

1.     压货行为发生前的防范

识别压货图谋:经销商应提高警惕,关注市场动态和厂家政策变化,及时识别厂家的压货意图。滞销货品在你的手上没有好的出路,能不拿货就不用拿了。

合理制定采购计划: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经营能力,合理制定采购计划,避免盲目跟风进货。尤其是根据企业的资金定采购计划。

加强合同管理:在签订购销合同时,仔细阅读合同条款,特别注意退货、返利等关键条款的约定,确保自身权益不受损害。

2、出现压货行为发生后的处理

积极寻求解决方案:一旦发现库存积压问题,经销商应积极与原厂沟通,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,如退货、换货、促销支持等。

多元化销售渠道:拓展销售渠道,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,加快库存周转速度。

加强库存管理:完善库存管理制度,优化库存结构,减少库存积压带来的损失。

写在最后

压货现象是元器件行业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,它不仅对经销商的经营造成巨大压力,还可能引发信任危机和市场秩序混乱。在缺货的时候,行业一窝蜂地拿货囤货,当年出现了严重的渠道向原厂的过量下单、甚至是原厂的不合理扩产能的情况。

如今随着产业外迁、国际贸易受阻,国内制造业的采购需求不振,再加上国产元器件厂商在资本的要求下不断推高业绩指标,造成行业中众多芯片与电子元器件的产能过剩和库存过剩。因此,经销商应提高警惕,加强防范和应对措施;同时,原厂也应遵循市场规律,合理制定销售策略,共同维护行业的健康发展。

今年下半年市场风向尚未明朗,上下游对于业绩目标、产能调整和渠道的备货,也许要作适当合作的规划调整。

 

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
声明: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。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。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,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,请联系本站处理。 举报投诉

全部0条评论

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!

×
20
完善资料,
赚取积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