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太网(Ethernet [iːθərnɛt])的起源与发展
• 1972年Metcalf与他在Xerox PARC的同事们,在研究如何将Xerox Altos工作站与其他Xerox Altos
工作站、服务器以及激光打印机相互联网。他们成功的用一个网络实现了2.94Mb/s的数据传输率
的互联, 并将此网络命名为Alto Aloha网络。1973年Metcalf 将此延伸至支持其他的计算机类型,
并改名为Ethernet。因为Ether(以太),曾被科学家认为是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输介质。而
Ethernet就是以太网的意思,就是数据传输的网络。如此,以太网便诞生了。1976年, Metcalf拿
到了专利, 并邀请了Intel 与Digital 成立了DIX group, 并在1989 年, 演变成了IEEE802标准。
基本上IEEE 802.3 是OSI第二层的协议,负责链路的接入管理与流量控制。IEEE 802.3物理层可
以通过不同的介质来实现,包括3类、4类、5类线(STP屏蔽与UTP非屏蔽双绞线),同轴铜线,
多模与单模光纤等等。其传输速率也从最初的10M发展到100M、1000M乃至当今的100G、400G
IEEE 802.3标准的发展 5 • IEEE 802.3ak标准在2002年开始制定,2004年定稿 ◦ 10G速率,采用Twinax铜线(既InfiniBand 4X电缆)为传输载体。传输距离15米。 • IEEE 802.3an的标准制定中,2006年定稿 ◦ 10G速率,采用双绞线传输。传输距离100米(CAT-7),至少55米(CAT-6e超6类),PAM- 16编码 • IEEE 802.3ba定于2010年,40G/100G ◦ 40G以及100G标准,单波10G以及单波25G • IEEE 802.3bj定于2014年,100G背板标准 ◦ 单路25G,FR4背板 • IEEE 802.3bz定于2016年 ◦ 2.5G以及5G标准,使用CAT-5或CAT-6 • IEEE 802.3bs将定于2017年12月 ◦ 200G以及400G标准,使用PAM-4编码以太网的发展
声明: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。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。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,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,请联系本站处理。 举报投诉
全部0条评论
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!